|
地址:焦作市太行中路59號
電話:0391-3518341
傳真:0391-3533353
|
|
|
您現在的位置:首頁 > 新聞動態 > 媒體新東 |
|
山陽絮語 |
發表時間:2019-12-07 瀏覽:2577 |
夜風送爽,蟬聲清揚。龍源湖畔的月光與燈光相互輝映,自由地照射在行人身上,人們放下了一天的繁忙,邁著悠閑的腳步,放松自己的心情,暢談快吐,評說天下……

城市的變遷承載著生命的斑斕。許多年前還渺小平凡的城市,轉瞬間就變得耀眼而龐大,這就是城市建設的速度。生于斯長于斯的我,見證了它的發展與興衰,與它一起成長,對這城的每一寸土地、山山水水都有著深厚的感情。每當漫步在城市的街頭,仰望鱗次櫛比的高樓、平視熙熙攘攘的巷陌,不覺感慨萬千,心潮起伏。
對于焦作的悠久歷史,我不想鉤沉追溯。今天只想濃墨重彩地描繪一下我曾工作過三十多年來的山陽區。山陽區前身為焦作市郊區,因始建于商周的山陽城而得名,為古山陽城所在地。據史料記載,山陽城始建于商周,為戰國時期政治、經濟、軍事重鎮,在秦漢、三國及南北朝時期設縣制。山陽故城乃河朔名邦,這里人文薈萃,留下了劉邦、漢獻帝、樊噲、劉禹錫、竹林七賢等歷史名人的故事和傳說。一千多年的時光疊加,連成了一道絢麗多姿的人文風景,延續著一部五彩斑瀾的城市建設編年史。
劉禹錫的一篇《山陽城賦》道出了“山陽故城,遺址數雉,四百之遠,終于此墟”的由衷感慨。竹林七賢與山陽城結下了千年未了的情緣。自然與人文對接,歷史與現實交匯,山陽文化在此碰撞融合,形成了海納百川、有容乃大的博大胸襟和獨具特色的文化魅力。

焦作有著120年的現代煤礦開采史。曾帶給焦作贊譽和輝煌,同時也留給焦作“一城煤灰半城土”的遺憾。2019年7月,焦作出人意料地以全省綜合評比總分第一,實現了“百年煤城”向宜居城市的嬗變。工作和生活在山陽區多年,其實真真地對這片土地有了感情。山陽區占據了山清水秀獨特地域優勢,北面太行山青山環抱、草木葳蕤,南面龍源湖碧波蕩漾、水光瀲滟,無不彰顯著山水小城的獨特魅力。一座城,繼承自然稟賦,以綠色生態奠定基調;一片湖,飽含山水情懷,用改革創新彰顯活力,位于山陽區正在修建的南水北調主題文化公園,更給人以無限的遐想……
30多年的變化,我是親歷者,也是見證者。我剛到焦作礦務局工作的時候,新城區還沒有開發,站前路以南還都是一望無垠的麥田。整個城區的面積也就很小,給我的印象是“小,舊,亂,臟”。除了解放路、焦東路比較齊整規矩外,山陽區就只有東方商廈這個比較繁華的商業陣營了。當然,附近的藝新電影院,無論是建筑風格還是功能作用,在焦作人心中還是有一定地位的,只是其引領時尚的風光歲月已隨風云散、難覓蹤影。
歲月不待人,社會總是在向前發展的。上個世紀90年代,山陽區轄區內的傳統小煤礦,小鋼鐵,小水泥,小造紙等企業在周邊密布林立,曾一度拉動了山陽區的區域經濟,然而犧牲環境帶來的短期效應很快宣告終結,一場轉型升級革命拉開了帷幕。產業集聚效應催生了電子信息、紡織服裝、旅游商貿、特色農業等一批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支柱產業群。山陽區擁有區位條件優越、基礎設施領先、市場容量龐大、產業配套完備、平臺張力凸顯等發展優勢,在健康養老、文化旅游、信息技術、商貿物流、教育醫療等服務業領域,均有著很大的發展空間。

十幾年前,我從礦務局機關調到新東集團工作,集團位于山陽區的兩條主干道的交匯處,是一個因資源枯竭而關閉的焦東煤礦井口旁誕生的企業。依托1898文化街區,逐步發展成為集住宿、餐飲、娛樂、休閑養生,該街區以發展焦作特色旅游、弘揚山陽歷史文化為主題,以昭示焦作因煤而建、因煤而立、因煤而興的百年歷史為依托,積極圍繞“吃、住、行、游、購、娛”六要素,將其建成以文化娛樂、餐飲住宿、休閑購物、旅游商品開發經營為主體的品牌商業步行街,呈現出一派文化產業的斑斕色彩。
在許多外地人看來,焦作人的生活休閑安逸。但實際上,焦作人也都不懈地堅持和努力著。每一個人都頂著自己的符號,在這座城市里浮沉,給這座城市創造價值。以前出差,給人介紹時說來自焦作,很多人都不知道在哪兒。如今焦作再也不是偏居一隅的無名小城,而是豫北一顆耀眼的明珠。
如今每個山陽人正努力把這座小城建設成為具有創新活力、人文魅力、生態智慧、開放包容的宜居之地。這個充滿厚重歷史文化底蘊,同時又閃爍著時代文化光芒的古城山陽,正沐浴著轉型發展的春風,大步走向未來,走向更加燦爛美好的明天! |
【復制地址 】【 收藏 】 【 打印 】 【 關閉 】 |
下條新聞:新東股份舉辦黨風廉政建設知識競賽活動
上條新聞: 新東股份員工好人事跡榮登焦作日報 “焦作愛心 在海邊 在身邊”欄目
|
|
|